第459节(2 / 3)
“若周县令已经发现了问题所在,或者我帮了周县令后,周县令翻脸无情,那萧公助我,我也是很愿意接受的。”
萧瑀就喜欢林枫这灵活的底线,他点头道:“你尽管用你的法子去做,无论成与不成,我都会向陛下为你请缨,有了陛下之令,你才能真正拥有其他人挑不出毛病的身份参与案子。”
“还有……不必勉强。”
萧瑀道:“之前我是不知道你还掌握这份名单,现在有这份名单,一旦查明真的如名单所说的那样,他们贪污受贿,那你就是大功一件,这件大功绝对不弱于破解王少卿被杀之案,甚至比太子案也不会差,你已经有了可以容错的机会了。”
林枫自然明白这些,这也是他从来没有觉得压力大的理由,他笑道:“萧公放心,我明白。”
萧瑀见已经安排妥当,不再耽搁,直接转身离去。
看着萧瑀行色匆匆的背影,林枫沉吟些许,旋即也转身向外走去。
虽然他很疲惫,但他并不准备休息,他要直接去王俭的宅邸,去找周贺林。
有了名单的功劳,林枫也知道自己并不是非要破解王俭被杀案不可,但林枫总觉得王俭的死并非独立的事,而是与眼下长安的复杂形势有着紧密关系。
正因王俭的死,才有了各方势力争夺少卿之位的事,才有了自己不得不去选择调查太子昏迷的事。
这些事,破开现象,只看本质,其实就是层叠递进的,一环扣着一环,缺少任何一环,下一件事都无法确保其一定发生。
所以,林枫怀疑,王俭的死,与太子昏迷的事,很可能有着某种关联,甚至是同一个人在背后谋划也未必。
故此,若无法查明王俭因何而死,很可能在调查太子的案子上,会很被动,甚至直接陷入死胡同。
若真的到了那一刻,自己可能就真的要身处夺嫡的大漩涡与大危机之中。
为了自己的安危,也为了在这纷乱的局势中掌握主动权,弄清楚隐藏在迷雾之下的一切真相,自己必须要去调查王俭的死!
这已然和少卿之位无关了。
林枫的着眼点,是更远的未来。
只是这些,他不能和任何人说,哪怕是萧瑀也不能说,倒不是他不相信萧瑀,而是这些想法,他不能让幕后之人知晓,一旦被敌人知晓,幕后之人很可能会做出应对,只有自己表现出是为了少卿之位而拼命争取的样子,才能迷惑幕后之人。
这种事知道的人越多,就越容易泄露,唯有谁也不说,才能确保真正的安全。
所以,他要在明面上查案,与周贺林等人争夺少卿之位,暗地里则查找两个案子之间的因果与联系,找到隐藏在两个案子之下的真正秘密。
而想要做到这一切,第一步……就是与长安县令周贺林的博弈,让争取少卿之位的表象,更加真实!
揭晓!真凶的谋划!周贺林懵了!
“吁……”
赵十五拉紧缰绳,停下了马车,道:“义父,我们到了。”
正在马车内抓紧时间休息的林枫闻言,双眼陡然睁开。
虽然只有一刻多钟的小憩,但也让林枫恢复了不少的精力,精神状态好了许多。
他微微伸了个懒腰,便下了马车。
来到车下,抬起头,就见眼前是一座不小的宅子,宅邸门前有着两座威武雄壮的石狮子,门楣高大,上方悬着一块烫金的匾额——王府。
这便是已死的大理寺少卿王俭的宅邸。
“义父你看,这宅邸门前有人看守。”
赵十五向林枫指向涂有朱漆的大门前方,只见此时王府大门紧闭,门前正站着四个身着官服,腰悬配刀的衙役。
这些衙役此刻正腰杆板正的注视着林枫和赵十五,双脚稳稳扎在地上,一手垂落裤边,一手握着刀柄,端的是威严十足,气势不凡。
林枫看到这一幕,眼眸微微闪了一下,笑道:“看来周县令的消息很灵通啊,这是知晓我已经回到了长安,怕我来掺和这个案子,提前摆出阵仗,希望我能识趣点,别来撞南墙?”
林枫以前帮周贺林查过普光寺的周家灭门案,与长安县衙的衙役有过配合与接触,所以这些衙役不可能不认识自己。
可现在他们看到自己,却装作不认识自己,还摆出生人勿进的威严模样,要说这没有周贺林的叮嘱与安排,估计赵十五都不会信。
而周贺林这样做的目的,毫无疑问,就是为了让自己明白他不希望自己到来的心思……对聪明人而言,一个举动,就足以表明很多事,这种伤和气的事,能不撕破脸,就不撕破脸,毕竟大家都是要脸的人,表面和气还是要有的。
倘若没有东宫案,林枫还真的不在意王俭的案子谁来调查,毕竟他已经有提供西域商人势力名单的功劳了,那个功劳比破获王俭的案子只多不少,但很可惜,东宫案与王俭案很可能有着某些不为人知的联系,这使得林枫必须得掺和进来。
“义父,周县令不欢迎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