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fzshuwu.com

第51节(2 / 2)

加入书签

微笑,他清清嗓子道:“今年官府收取的税赋比去岁还要少一些。”

农人面上笑容惊喜:“这样我家又能剩下更多余粮了。”

“是咱们玉溪县新上任的县令清算了税赋,还取消了从村中收粮的脚钱。”李泌看着百姓安居乐业,心中也颇为高兴。

“哎呀,真是好县令啊。”农人惊喜道。

李泌不知不觉间将背挺得更直了。

“可是李娘子做了咱们玉溪县的县令?”农人打听着,“咱们玉溪县是不是也要挖渠了?也是干活就分田地吗?”

“什么?”李泌瞪大了眼睛,“哪个李娘子?咱们玉溪县的县令分明是李泌李郎君!”

他辛辛苦苦做出的政绩怎么又和李长安扯上关系了。

“那这位李郎君是漳县李娘子的兄弟吗?”农人还不甘心,都姓李,说不准就是亲戚呢。

李泌冷着脸:“玉溪县令之李是辽东李氏,漳县李娘子之李是陇西李氏,非亲非故。”

农人迷茫摸摸脑袋,他连辽东和陇西是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哩。

总之就不是李娘子派来的人了。农人轻轻叹了口气,看来他是没那个福气给自家多添几亩地了。

李泌看着农人深感遗憾的表情,面无表情牵着马离开了此地。

过了数个时辰,李泌又停在了另一处村落,下马询问了这个村子的村民今岁收粮多少……

忙活了一整日,直到天色将黑,李泌才神色轻松回到了县衙。

虽说遇到了一些糟心事,可大体上来说李泌还是对自己这一日的收获颇为满意。

今年玉溪县下面的几个村落除了一个村子遭了虫灾收成欠佳外,其他十六个村落收成都不错。

加上今年税赋也比往年要少交一些,这些百姓家中应当都能存下些粮食来。

只是那个陈大牛……

李泌站起身,走到存放人口籍贯的廓舍,寻着村子的名字找到了这本户籍册子。

等到今年交完税之后,这个陈大牛看着自家的余粮,到那时候他就知道到底是玉溪县李郎君好还是漳县李娘子更好了。

“陈大牛,陈村人,户十三口,嗯?”李泌皱眉。

他怎么记得那个陈大牛说的是他家只有七口人?

李泌察觉到了其中的微妙。

他连忙开始翻箱倒柜找簿册……

两个时辰后。

李泌看着他翻找出来的文书两眼一黑。

难怪那个陈大牛说他家今岁交完税还有余粮呢,原来不是因为他减轻的那点税钱,而是上年还需要交十三个人的税,今年只需要交七个人的税,足足少了五口人!

“来人,让赵主簿来见我!”李泌迅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他方才翻看赵大牛一家户籍的时候,也顺带着看了看其他家,其他几家的人口数额也在减少,只是没有赵大牛一家那样明显减少罢了。

李泌本以为是正常的生老病死,可如今看来,却不一定是老死病死,更大的可能是如赵大牛家一样户口迁出。

赵主簿已经睡下了,却被李泌派去的人生生从床上拉了起来,吓得赵主簿还以为自己犯了什么事。

听到李泌询问后,赵主簿才松了口气,把自己提到嗓子眼儿的心又放回了肚子里。

“这个陈大牛家,的确是迁出了五口人,可都是事出有因啊。”

“陈大牛家的老二陈二牛,入赘到了漳县吴村,他在那边日子过得红火,就想着把家里的爹娘接过去一起住,大唐以孝治国,儿子想要赡养父母没有不允许的道理,所以开春的时候陈老三夫妇就将户口迁到了漳县。”

“陈家兄弟姐妹多,还有一子一女没有成年。陈老三夫妇在漳县定居后牵挂家里未成年的孩子,便要将儿子带到漳县抚养,父母抚养儿女,这也是合乎情理之事。月前,陈五牛和陈六娘也就将户籍迁到了漳县……”

每一条都有理有据。

成年儿子孝顺父母,要把父母接过去一同居住,能不让他孝顺父母吗?

父母牵挂家中的幼子幼女,要将孩子带在身边养育,儿女跟着父母的籍贯走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李泌听到这番话却两眼一黑。

一户如此,户户如此,甚至都不用彻查,李泌都能想到玉溪县的人口流出有多严重了。

甚至这些还都是有户籍的编户,那些连户籍都没有的流民流失只会更严重。

自隋至唐,流民问题都十分严重,甚至达到了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流民的地步,编户都跑得如此厉害,恐怕玉溪县里的流民都已经通通跑到漳县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