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fzshuwu.com

第六百三十七章 刀厂(1 / 2)

加入书签

不错,此人正是镇北王夏宏次子身边的内府侍卫统领,和谢峰出身相同,都是王府嫡系,只是资格更老,武功更高,且早早的投效在夏宏次子身边行事。

只是当初他兄弟三人为了荣华富贵,锦绣前程,替二公子做事,个个尽心尽力,任劳任怨,不说功劳,也有苦劳。

却不料摊上一个暴虐无道的主,最终两个死于非命,被二公子亲手毙掉,只剩下韦棠一个,也是战战兢兢,心灰意冷,热血不再。

这次他就是趁着镇北王前来斥责二公子,命其闭门思过的机会,脱离二公子的麾下,重新做回一个王府侍卫统领,并寻到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相助世子。

其实韦棠也是心中戚戚然,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这个决定是不是对的。

二公子再不是,那也是现今镇北王的亲生儿子,再加上镇北王现今春秋鼎盛,对这个次子也是非常宠爱,未来如何,实不可知。

而这个世子纵然暂时定下了名分,但根基浅薄,且流落民间太久,与王府诸大人毫无感情,能走多远,未来能否真正登上王爷的位子,还是一个未知之数。

但,他这也是没得选择,眼下跟了世子,或许还有活命并荣华的一天,但继续跟在二公子身边,怕是活不过几天就要去见自己两个惨死的弟兄了。

有了韦棠以及麾下这批高手的加入,朱猛以及谢峰两个心里面也松了口气,虽然知道这次的事情办得不太好,事后少不得被王爷责罚,但眼下也顾不得这些了。

这白莲教的第二处据点,位于县城北外郊区,乃是一家刀厂。

何谓刀厂?便是行铸造冶炼之事的工厂,主要生产刀剑斧枪之类的兵刃,以供江湖人以及县内大族采购,乃是一门暴利行当。

当然,也兼着打造菜刀,锅盆,镰刀之类的日常农具或者家用铁质品,走亲民路线,薄利多销,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占据了全县十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只是不能涉及弓弩制造,这是原则性规定。

这种刀厂的开办,生产,也是颇为不易。

首先要有官方的背书,开具公文,并通报州治允可,下发印信,这是最基本的资格。

其次,要有本地豪强大族的支持,维系一个基本的利润额,不然生产出来的刀剑等利器无人购买,空置库房当中,岂不是赔死?

这刀剑之物终究是凶器,可伤人,杀人,就类似于现代的枪械,等闲之人不可配,否则有伤人伤己之患,因此大多是豪族家中的护院以及一些江湖人采买所用。

全县江湖人才多少,大部分的市井闲汉,也多是以拳脚棍棒厮打,因而主要的受众,还是县内的大户人家。

而这位于城北外郊区的刀厂,便是河阴县内仅有的三家之一,算是三足鼎立,瓜分并垄断当中的利润。

但谁也想不到,里面的人从上到下竟然都是白莲教徒。

此事已经确准,乃是镇北王夏宏金口玉言所说,不会有错。

故而,这次剿灭其中的白莲教徒只是第一步,之后还要继续抓着这条线索寻根究底,狠狠惩治一批与此相干的官吏。

比如这河阴县的县令,肯定是要一撸到底,甚至被下大狱,相关的官员,恐怕也要换一批,此外,州治的相关部分负责人,也要落得个审查不严的评判,前途堪忧。

扯远了,再说说这刀厂的具体实力。

有老板沈默之一家三口,无丫鬟家奴服侍,账房一家五口,下属的工人,仆从,仔细数来,一个不落,有七十八人,都是青壮之辈,也都信奉白莲教。

其余人等都算不上厉害,顶多粗通拳脚,不必担忧。

唯有这沈默之一家三口,乃是武林高手,不可小觑。

沈默之早三代都是这河阴县人,家资丰厚,虽无功名武勋,但行商得法,和县内大族皆有交往情分。

他少年时好武,拜师学艺,有僧人被聘请教授他武学,有了一身本领。

根据王府中人查证,这人便是白莲教的一个妖僧,早在十几年前,因为在乡间传教,蛊惑当地百姓,被东厂办事的一位大档头顺手给宰了。

而就是因为他习武师傅出身白莲教的关系,沈默之从少时起也便成了白莲教的教徒,后来外出闯荡,被白莲教吸纳,正式加入其中,这么多年来,已经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中层人员。

具体的,其实可以参考蓟县大发珠宝行的那个红叔,只不过与红叔不同的是,沈默之的夫人也是白莲教出身,听说还曾经是圣女的备选,很是不凡,夫以妻贵,地位很高。

两人育有的子嗣,从小到大养在家中,蒙学,练武,都是沈默之一手操办,入手资料不多,不过可以推断,也是白莲教的一员。

可以想象,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当中,从童年开始,就被父母灌输这样一个观念,思想,就算再怎么出类拔萃,想要出淤泥而不染,也是近乎不可能。

毕竟,这颗小树苗从一开始就长歪了,还能祈求它自己掰回来不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