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fzshuwu.com

第459节(2 / 3)

加入书签

吧……

没错,真是祈祷。

不过当时的百姓人家祈祷,可不是给上帝说的,而是给各路神仙,什么玉皇大帝,如来佛祖,观世音之类的。

很显然,这些神仙没有取得下天的路引,自然没办法拯救百姓了。于是,虎患继续……

张昺这弹劾就有点冤枉茹瑺了,他是巡抚,不是巡山。

可出了虎患也不能不管,一般军士剿匪啥的还行,可要让他们打老虎,就有点犯怵了。

朱允炆想着冬天快到了,是不是弄几件虎皮大衣穿穿,于是找来了徐辉祖与铁铉,吩咐道:“选二十侦察兵与二百神机营军士进入太行山捕杀猛虎。”

徐辉祖与铁铉看过文书,当即点头,然后站在一旁等待。毕竟如此小事,不太可能让两个人亲自来一趟武英殿。

果然,朱允炆摊开了一份舆图,指着北直隶地区,道:“北方暂无战事,但元廷威胁依旧是大明心腹之敌。北平升格北-京势在必行,然眼下会通河尚在疏浚之中,张昺又因调拨仓储粮食支援蓟州与大宁,导致粮食供应紧俏,难以平抑物价。加上每日有大量移民进入北直隶,想要依靠北平一地的力量,很难压住物价。”

铁铉疑惑地看着朱允炆,底气不足地说道;“皇上,运输粮食,保障北平民生,这是户部职责。臣领兵部……”

朱允炆笑道:“朕自然知晓你领兵部,所以找你们前来,为的是海运之事。”

徐辉祖问道:“莫不是又有了匪寇?”

朱允炆微微摇头,手指点在了舆图中直沽的位置,道:“大明虽重海运一途,却没有认真对待。从登州、大沽来看,其粮食转运效率远低于太仓州,何故?只因太仓州是真正的港口,而登州、大沽等地,只不过是个停靠之地罢了。”

“朕想在直沽专门开挖港口,让船只有序进入,有序卸货与转运物资。同时,在直沽设置天津三卫,一卫守大沽,二卫守北塘,三卫守直沽。”

徐辉祖看向舆图,不由深吸了一口气。

大沽与北塘沿海,是海运战略要地,自不容有失。直沽不仅地理位置重要,又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这里设置卫所,确实是合适的。

更重要的是,自直沽向北可支北平,向南就是山东,不设一支力量,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臣认为完全可行。”

徐辉祖当即表态。

铁铉点头道:“于这里设置天津三卫,极是妥当。但军士方面,臣恳请直接自北平调用,以节减开支。”

三卫军士一万六千余人,若是重新招募军士,又是新军之策,那朝廷可要耗费不少钱粮。

朱允炆应允:“军士自北平出自是可以,但天津三卫不隶属于北平都司,编入中军都督府直辖。”

徐辉祖与铁铉没有意见。

至于户部运输粮食的事,朱允炆是不需要操心的,早在朱棣出关之前,户部已经将一批夏粮装船起运了,张昺的奏折是在七日之前写的,这个时候粮食也应该到了直沽,距离北平不远了。

工部尚书郑赐、侍郎黄福求见。

朱允炆见两个人脸色都不好看,便问道:“怎么,英烈碑的方案还没拿出来?”

郑赐苦笑站在一旁,示意黄福来解释。

黄福无奈,只好如实奏禀:“天界寺与神乐观两个方面各出方案,无法达成一致,眼下地基与周围建筑已在施工,只有这英烈碑,工部催促多次,佛道两家都没有达成一致。”

朱允炆伸手道:“把他们的方案拿来朕看看。”

按理说,英烈碑这种大工程,工部一句话足以敲定。

可现在有个问题,当初朱允炆准备修大报恩寺与英烈碑的时候,户部与工部不愿意出很多钱,虽然说入股了吧,但占据的股份实在是太低,大头是天界寺的僧人和神乐观的道人,还有一批商人。

现在金主在方案上出现了分歧,如果不解决好的话,万一人家撤资,那不就成烂尾工程了,谁来接盘,户部现在可接不住这个大摊子。

接过两份方案,朱允炆有些感叹。

佛家的方案可谓是华彩至极,传闻中的九层琉璃宝塔方案。不用说,历史上朱棣修大报恩寺的时候,就是佛教给出的方案……

但这一个方案实在是太过华彩,已经华彩到了美好的地方,但这里要修的不是旅游景点,可以让人感叹,多好看多好看。也不是佛家的极乐之地,来到这里沐浴佛光,多舒服多惬意。

这里是英烈碑,以英烈之名的建筑。

至于道家的方案,显然更重视英烈的尊荣,但这个工程是不是太大了,到底能不能实现?

去山里挖石头,还是九丈长的巨大条石,开什么玩笑,虽然你们道家别号牛鼻子道长,但你们吹牛也得过脑子,负责任啊。

九丈啊,不是三四丈。

虽说在一些朝代出现过将二三十万斤,三四丈的条石运输数十里的先例,可从未有过九丈的先例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