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fzshuwu.com

长公主病入膏肓后 第74节(2 / 3)

加入书签

老爷往外走时嘴里念叨些什么,我却未听清楚,只听老爷说让备车。”

黑色的兜帽动了动,“这四个月里,还有其他人找上门吗?”

张氏愈发不解其意,宅门里简单度日的老妇人,膝下无子女,如今再失去主心骨,遇事便只剩婆娑地摇头。

她低着苍老憔悴的面颊候着,惶惶等待着接受这乘夜而来的冷硬人物下一轮的盘问,等啊等,却始终等不到对面的动静。

张氏壮着胆子觑眸观望——屋里哪里还有第三个人的影子?

唯有一盏灯台落在窗下的旧漆妆案上,烛焰安静地燃烧。

“公子。”

姜瑾一身夜行衣,在角门接应到人后,带着他在暗巷中转了几转,待走出巷口,前后观顾,确定没有暗哨,方低声问道:“接下来去哪儿?”

男子抬手掀下帽兜,冷白的月色顿时洒照在那张精致森漠的脸上,轻轻漾动了一下,“去周府。”

从两日的昏睡中醒来,梅长生的烧尚未退,思绪却空前的清醒。

法染倒药,是一个破绽,他瞥着他的胸口说出“后悔药”三字,又是一大破绽。

——自然,这所谓破绽过于浅薄,很可能是法染围师必阙,故意卖的漏洞。不过无妨,只要法染知道那碗药是用来治血枯症的,这一点是事实,便足够梅长生推理了。

法染明知这药有可能医治宣明珠,试都不许她试便倒去,有两种可能:其一,他知此药治不了血枯症,其二,此药对症,但他知道对宣明珠没有用。

若是其一,则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法染医术超绝到了能单从尝药便能确定疗效的地步。然而,梅长生用此方前,曾私底找多位世家传承的杏林圣手确认,这些医师加在一起,也没一个人敢钢口断言行或不行,只因此方不见于经传,更无前人验证过真假。是以,可排除这种可能;

第二种,是法染压根就知道他得到的这张方子是假的,亦即庸子鄢骗了他,如此,便意味着庸子鄢得到了法染授意,故意做这个局来坑他。

且先不论法染如此做的动机,便说梅长生做事也算老到,他在得到庸子鄢手里那本祖传古籍,看到须用心头血的药方后,旋即将这位状元同年的家世、朋交、私下行止查了个底掉。毕竟攸关生死,他急于救人也不至于见井就跳,连这点警惕都无。

结果证明,庸子鄢与法染并无干系,所以这一点也可以排除。

那么,便只剩下最后一种可能。

——法染明知药是对的,却对宣明珠没有作用。

因为……

那个可能的真相,梅长生连做梦都不敢抱如此侥幸,到了呼之欲出的时候,他反而不敢朝那处想。

稍微想一想,便是一场心悸如枭,近乡情更怯,便是如此吧!一个赤贫的乞丐突然间发现一座宝山,只会狠狠掐住自己的大腿心,而不敢上前去。他已受足了一次次从云端坠落谷底摔得粉身碎骨的滋味,再来一次梦幻泡影,他真的会死无葬身之地。

只能将此念在舌尖上含着,反复推敲,生怕一说就不灵了。

他需要验证。

当周太医在自己的寝屋里看见梅长生时,瞅瞅门,瞅瞅院,瞅瞅他,好半晌回不过神。

本该身在汝州的人,悄无声息折返了上京。

周太医是一位善于养生的太医,与自己的一妻一妾商量好了,每月逢三逢七,便独居独寝。是以梅长生今夜过来,一个旁人都未打扰,他先是告罪地拱了下手,没有多余的客套,直接道:

“梅某此来,有一急事欲向太医求证。”

“大人您真是……神出鬼没!”周太医拍着脑门打声哈哈,为官之道难得糊涂,便不问他是如何进来的,穿着宽荡的软布睡袍忙给梅大人倒茶,观望他的脸色,略带几分犹疑道:“大人这是,已经取了心血?”

对于梅长生出人意表的行事,周太医早有领教。就说古方一事,他亦是知情者,虽然当时梅鹤庭暗中找他,请他验证此方真伪时,被他奓着胆子给骂了一顿,道此方太过邪性,大不该见于天日。

可最终也没拗过这个人,还是给他做了“帮凶”。

今夜梅长生同样无事不登三宝殿,“请问周大人,若无病之人服用那帖治血枯症的方子,会如何?”

周太医乍听之下懵了一下子,下意识道:“那自然不成……”

梅长生抿了下干涩的唇,凝视他的眼睛问:“怎么个不成法?”

“血枯症的病机在于人体气血供给难贯,渐渐无法自身生血,药方自然要用大补血气的药材。普通人服后会气血大旺,轻则吐血,重则毁乱根基,形成血痨之症……”

说着说着周太医察觉不对,心腔猛地迸跳,“大人何意?”

梅长生恍若未闻,喘出的每口气儿都烫得惊人,捏紧手掌喃喃两声,“吐血、吐血……”

他抬起头一字字问:“我此前翻医书,见书中记载,血枯症举世罕见,有遗传之率,却亦有错诊之率,是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