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fzshuwu.com

66 郭逊北上使幽州(下)(3 / 6)

加入书签

地观察,最多只能远远到看上几眼,通过对先前路上见到的那些公孙瓒部兵士所着的衣甲、所持的军械,郭逊大概已经判断得出,公孙瓒於下的部曲和他兵马最盛之时的军容已是无法相比了,现下瞧见这座小城,知城中俱是公孙瓒帐下的精锐,他暂勒马停下,又做遥观判断。

通过城池的大小规模,郭逊推算得出,此城中的驻兵左右不过两三千人之数。

他一边望那小城,一边忖思想道:“公孙伯圭所部,现下分驻幽州各郡,他在涿郡等与冀州接壤之幽州各郡的驻军是最多的,此外,为与刘幽州争权,在上谷、渔阳、右北平等与乌桓、鲜卑诸胡的居处所接壤之地,他也各有兵马驻扎,却是兵力分散。我这次若是能代表明公与刘幽州达成盟约,将来两军出其不意,合攻公孙瓒之时,他的这个兵力分散,对我军来讲,却是个极大的优势。……观其所住此城中,驻兵顶多三两千许,闻说他的白马义从等精骑在此前的数败中损失颇大,也不知现而今他身边、这座城中还有多少兵卒是原先的白马义从?”

公孙瓒对胡人的态度向来是认为与其以德化之,不若兵戈相对,杀之而后快,他在上谷等地的驻兵,其实倒也不全是为了与刘虞争权,也是为了威压当地的乌桓等胡部,防止他们作乱。

时当下午,将近初夏的阳光在北地已然比较炽烈,往那黑黝黝的小城望了多时,由白马义从回想到界桥、龙凑那两场大战,恍惚间,郭逊觉有一股森然惨烈的杀伐之气,似乎盘旋於在那小城之上。原本都出了汗的身子,竟是为之一凉。

被这凉意刺激得回过神来,郭逊不复再看那小城,唤随从跟上,继续前行,往蓟县去。

行四五里地,到了蓟县城中。

还没入县城,县外所见给他的观感就与他之前的沿途所见顿时两样。

路两侧的田地郁郁葱葱,满是快要成熟的麦子,不时见有穿着犊鼻裤等简单衣服的农人出现田中,拿着农具,汗流浃背地忙各种农活。田边道上,偶能见到伏地休息的黄牛。瞧见郭逊等一行人,农人或有起身观望者,但大多都埋头不顾,仍是忙碌不止,黄牛也是不慌不忙的样子,安详地趴着不动,最多打个喷鼻,——却居然是一副近似太平年景时的乡里农忙之状。

再入到城里,见那街上熙熙攘攘,来往行人甚是稠密。

行人有的高冠儒服,有的粗布衣袍,也有一些与郭逊的装扮相似,显是商贾之流,还有三三俩两的髡头小辫之人,——这些髡头小辫的,不必说,自然都是胡人,多是乌桓人,也有肤白高鼻的鲜卑人。整个的城中街上,不能说挥汗成雨,也是一派热闹的景象。

郭逊啧啧称奇,心道:“幽州北接胡夷,资费甚广,开销很大,往年的时候,每年都经常会从青州、冀州的赋税中取两亿多钱给幽州,以弥补其支出上的不足,黄巾乱起,如今海内大乱,青州、冀州的赋税自然是不会借给幽州了,本来幽州在用钱上就很捉襟见肘,现断了青、冀的外援,按理来说,应该是更加紧张、贫瘠才对,却没有想到,蓟县城中如此热闹!”

在断掉了青、冀外援,海内大乱之当下,蓟县非但没有贫困破败,反而比起往昔还更加热闹,原因很简单,这都是刘虞的功劳。

郭逊对此也是听说过一二的。

刘虞到任幽州以后,务存宽政,劝督农耕,发展农业之余,为了扩大财源,还在上谷郡开了一个胡市,与胡人进行交易,以收其利,幽州的渔阳郡产铁、产盐,同时,他又售卖盐、铁,组织商队,把盐铁或卖给胡人,或卖给冀州等邻州,获利甚丰,几年下来,却是把蓟县等他政令能行、可达之地搞得比以前还要丰足富饶,丰年的时候,一石谷才钱三十而已。

——想在那董卓祸乱洛阳以后,莫说钱三十,便是金三十,当年在河南尹地界也是买不来一石谷的,贵如公卿,也不得不以杂草野菜充饥,即使现今的冀州地界,一石谷也远超三十钱的价格,冀州不提,徐州眼下也三十钱买不来一石谷,这个价钱,於今乱世中简直不可思议。

郭逊早前闻此言时,还不太相信,今日一见县外、城中情形,却是果然如此。

幽州州府在蓟县的南边,入城不远,就看到了州府的围墙。

郭逊不作踌躇,直奔州府而去。

往去州府的路上,郭逊听到身边路过的行人说话的口音并非都是幽州口音,分明还有青州、徐州、冀州等地人的口音。

郭逊不禁又想到一件听来的事情,黄巾起事,青、冀等州最受兵患,这些州的士人、百姓外出逃难者不计其数,其中北上幽州避难的,据说就有数十万口之众,刘虞那会儿已是幽州牧,他来者不拒,凡来投之民,他悉数收容,将之分到各郡安置,并分给他们田地耕种或者给他们找其他营生的行当,一应措置,可圈可点,安排地十分周到,到的后来,郭逊听闻,那些避难来冀的外州百姓,甚至都忘了他们是背井离乡的流民,居然就在幽州安居乐业起来了。

今闻蓟县城中行人口音,果然不乏青、冀、徐之音,看来此事也的确不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