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fzshuwu.com

第2363章(2 / 3)

加入书签

,有事回头再说。”

钱天敦笑着挥挥手,示意他自行安排。其实刚才谈话的时候,他便已经闻到王汤姆身上的味道了,不过大家都是老兵了,对于这种事当然习以为常,所以他也没有指出来。

王汤姆离开后,钱天敦还在思考他临走时说的话——对于当前这种局势,真正该着急的是谁?

处于内忧外患中的大明,难以首尾兼顾的满清,理应都要比坐山观虎斗的海汉更为着急。大明无法坐视满清日渐坐大,从分庭抗礼一步步发展到蚕食自己的国土,威胁朱家的统治。而满清也清楚大明目前的困局,肯定不会给大明留出充裕的时间去处理内部矛盾。

而对于这两方来说,海汉的存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威胁。哪怕目前与海汉表面维持着盟友关系的大明,对海汉的态度也一直都是十分复杂。大明已经被海汉巧取豪夺占去了不少沿海领土,就连海汉声称陈兵辽东为大明吸引火力的金州,在动手占领之前也没有跟大明先知会一声。

但海汉占了金州之后,也就头一年跟清军打得有来有往,之后就陷入了长期的对峙局面,并未如大明所希望的那样拼个你死我活,在外界看来似乎已经取得了某种程度的默契。站在大明的立场上,肯定会担心如果满清在北方取得突破,天下大乱之际,海汉会不会突然在背后捅上一刀,与满清南北呼应,瓜分朱家天下。

但当事者的感受肯定和大明不一样,满清这几年断断续续在海汉这里吃了不少亏,而且肯定已经很清楚自家的军事实力不如海汉,不得不在辽东部署重兵来阻挡海汉继续向北扩展地盘。就这样也还是不免被海汉抓住漏洞,三不五时地进入满清控制区实施劫掠。

满清要想要与海汉一决高下,就得先通过不断地劫掠大明来快速提升自己的实力,但海汉已与大明公开结盟,清廷不免也会担心会不会在某次南下攻明的战场上撞见了海汉军的人马。

而海汉限于辽东距离本土太远,无法在北方投入更多的兵力和其他资源,所以对于在北方扩张地盘其实也没有太多执念,守住金州这个桥头堡便是近段时期的基本战略。至于跟清军开战,几名驻守北方的海汉将领也没有太激进的想法,消灭更多的清军,对海汉的实际好处其实极为有限,白白便宜了大明罢了。

执委会和国防部对自家在北方局势中应起到的作用也有比较明确的定位,那就是利用满清的对外扩张势头来维持地区势力均衡。满清势头太猛,大明招架不住的时候,便把金州防线这条狗链子收一收紧,让大明能有喘息之机。如果大明产生了天晴了雨停了我又觉得我行了的错觉,那海汉就会适时地松一松,放满清去咬大明几口,让大明冷静下来,找准自己的定位。

所以对于“弄出大动静逼迫满清精锐部队现身”的想法,王汤姆和钱天敦基本就是停留在口头讨论而已,而不会轻易付诸实施。哪怕类似在营口登陆这样的作战计划具有可行性,他们也不会在大明毫无表示的情况下就主动出手。

与此同时,在大同江基地以西六百里外的金州,陈一鑫正在自家庄园中看着儿子在天井里跑来跑去,手中拿着一把小小的木刀,与虚拟的对手来回打斗,不时会因为动作过于激烈而摔倒在地。陈一鑫也不去扶他,只是叫他自行爬起来。

陈一鑫的儿子已经三岁了,因为营养良好,个头要比同龄的孩子更大一些。陈一鑫有心让他长大之后子承父业,所以从小便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儿子的作战技能。

当然这种做法并未获得他老婆马玉玲的认同,孩子他妈还是希望能让儿子好好读书习字,长大之后回三亚考个功名,今后就当那坐衙门里治政一方的文官老爷,而不是像他老子一样,天天都在尘土飞扬的校场上阵地上度过。

“什么时辰了,还不去念书?”马玉玲的声音在院子里响起,小家伙立刻噤若寒蝉,丢下手里的木刀,一路小跑回屋去了。

数落完小的,马玉玲又开始数落大的:“夫君整日就教他打打杀杀的东西,这再大几岁,岂不是要变成混世魔王?”

陈一鑫笑道:“夫人,儿子才刚满三岁,哪里需要这么早就逼着他念书认字?他天性就喜欢舞刀弄棒,说明是有这方面的天赋,我们应该好好引导培养才对,不要扼杀了小孩子的兴趣。”

马玉玲一瞪眼道:“你一个人从军不够,还要把孩子拉上,那可不行。”

陈一鑫道:“这以后就是我们家的家族传承,再说你们马家这几年不也有好多后辈主动投军入伍吗?”

“马家是马家,我儿子是我儿子,两码事!”马玉玲可没那么容易说服:“奴家听说钱将军便是安排他儿子到三亚读书,若是没有记错,也就比我家小子大一两岁吧?夫君就不能学一学人家?”

陈一鑫心道钱天敦的老婆罗舞丹是记者出身的文化人,自然会对文化教育有更多的执念,而且在三亚也多多少少有些人脉,可以给儿子把路提前铺好,哪是自己这样在外驻防多年,与三亚几乎只有公文往来的人能比。

但这种话当然不能在自己老婆面前说出来,陈一鑫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