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fzshuwu.com

第79章(1 / 2)

加入书签

“但是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人口增多,土地还是那么多土地,并且拥有功名的读书人越来越多,这免税的人越来越多,土地慢慢的也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

“如果这人口一直没有流动,所有人依然局限在原先的地方,他们吃不饱、穿不暖,一旦有个天灾人祸的话,更是活不下去。”

“到了这个时候,人一旦活不下去了,后果自然就是流民四起,烽火遍地。”

刘晋看了看弘治皇帝的脸色,很显然此时弘治皇帝的脸色并不太好看,不过刘晋却是没有停下来,依然继续说道。

“所以在这个时代,我们如果想要打破这个局面,要么就是减少人口,要么就增加土地。”

“这历朝历代改朝换代的时候,其实也是一个人口减少的过程,战争是最有效的减少人口的方式。”

“但是现在,显然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就要将这天下多余出来的人口迁移到别的地方去,大明之外的世界非常广阔。”

“这黄金洲是大明的几十倍大,土地极其的肥沃,足以养活几十倍于我大明的人口,还有这南洋地区,土地肥沃,水稻一年三熟,同样能够养活大量的人口。”

“这澳洲、非洲、天竺等等,还有我大明北面的广袤区域,大明之外的土地何等广袤,足够我们扩张无数年。”

“正所谓人挪活、树挪死,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华夏祖先也是遵循了这个道理,所以从汉中地区一直慢慢的扩张到了现在的辽阔版图,所以才能够养活现在数以千万的人口。”

“要是一直局限于汉中地区的话,根本就不可能拥有如此多的人口,如此广袤的国土!”

对外扩张

听完刘晋的话,众人一片沉默。

特别是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人,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和刘晋所说的这一切截然相反。

一直以来儒家都强调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大国者当以礼仪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以孝为根本,以德而远播天下,如此,四方自当宾服,天下归心。

现在刘晋所说的却是恰恰相反,提倡对外扩张,掠夺资源、抢占土地和生存的空间,这完全就背道而驰了。

可是他们三个又都是熟读历史,仔细的想一想,似乎刘晋所说的也没有错,炎黄子孙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对外扩张的历史。

夏商西周的时候,还有犬戎、东夷等蛮夷,但是到春秋、战国的时候,这些全部都消失不见,并且炎黄子孙慢慢的扩至了整个北方,并向着南方不断的发展。

随着历史的推移,南方地区得到不断的开发,迁移到南方的人口越来越多,南方也变的越来越重要。

战国时期的东瓯国、南越、闽越等等也逐渐的消失,原先瘴气横生之地也慢慢的变成了炎黄子孙的富庶摇篮。

这一切都证明刘晋所说的,自古以来都是一直在扩张,在不断的扩张当中,才有了现在辽阔的版图,庞大的人口,论证了人挪活树挪死的道理。

可是,知道归知道,但刘晋所说的一切和儒家的教义完全相反,这让他们三个就比较难以接受。

“迁移增长出来的人口,对外扩张,获得更多的土地~”

至于弘治皇帝,此时也是仔细的思索刘晋所说的两个对策,其实说是两个对策,总结起来也就是一个对策,那就是对外扩张。

这与弘治皇帝一直以来所受到的教育,所坚持的治国策略也是完全相反,一直以来,无论是弘治皇帝的老师,还是朝中的大臣,所有人都在告诉他。

当以孝治国,以仁德威服四海,重文治而轻武略,因为自古以来好战必亡、穷兵黩武,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告诉弘治皇帝,这当皇帝要轻徭薄赋、勤俭节约,以仁义道德来治理国家。

可是现在,刘晋的话对他固有的治国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因为从刘晋的话也好,还是结合现在大明朝的情况,都在说明朝代的固有的治国理念是一定无法跳出朝代更迭轮回的宿命。

现在是弘之中兴,可是百姓们依然非常的苦,因为人口在不断的增多,土地兼并越演越烈,朝廷这边收取的税赋越来越少,要不然也不至于到后面需要张居正来进行一条鞭法的改革。

这一切的种种迹象都已经表明了,现在已经到了极为关键的时刻,如果一直这样持续下去,当人口再进一步增长或者土地兼并更严重的时候就一定又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

可是如果像刘晋所说的,不断对外扩张的话,这穷兵黩武、好战必亡的历史教训似乎也在不断的提醒着后人。

况且从宋朝开始,一直以来都是重文轻武,因为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因为武将不断的夺权、篡位,导致了局势的动荡,朝代的更迭。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也是一个武将出身,靠着手中的兵权成功的篡位,当上了皇帝,后面杯酒释兵权,这才有了老赵家200多年的王朝。

因为重文轻武,所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