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fzshuwu.com

穿成豪门假少爷后我爆红了[娱乐圈] 第89节(2 / 3)

加入书签

连带着整个班的风格都有点野,他就像一只进了狼窝的兔子,温和善良得过分、而且温和得特别固执,在那样的环境里,既不起眼又与众不同……”

“当时……”

当时杭杨刚上初中,少男少女的自我意识堪堪萌芽,恰巧是充满“天真的敌意”的时期。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杭杨怀着尤为纯粹的善意,成了公认的“只会读书的傻子”,还有“败兴的讨厌鬼”。

“我最开始对他有印象是因为一次恶作剧。”木老师一手撑住脸,把杭杨表情的细微变化全部纳入眼底。

太刻意了……木堆烟在心里说。

一般人的面部肌肉会随着对话人的声音产生细微变化,但眼前这个人没有,他的微笑像是焊在脸上,既无懈可击又脆弱不堪。

木堆烟对杭杨的兴趣在这一瞬攀升到了顶峰,但他语气不变,仍慢慢地讲。

“那个年纪的孩子,顽劣恶作剧真的很幼稚……”

跟随者他的叙述,原本模糊的记忆在杭杨面前一点点清晰,好像从被刻意搁置过一样。他随着木堆烟娓娓道来的叙述,没什么表情地沉默听着,突然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觉:似乎自己正以第三方的视角观察一遍自己的人生。

那天,班上同学把值周用过的抹布放在门顶上,打算给新来的年轻数学老师一个“little surprise”,众人嬉笑着,整个课间比平时沸腾得多,有同学在最前面的窗户那儿把风,一看走廊尽头出现了数学老师的身影,立马转头冲全班比了一个“嘘”的手势。

全班瞬间安静。

但就在这时,杭杨突然一个箭步冲上去,把门上的抹布摇摇欲坠的脏抹布摇了下来。

老师推门进来,看到的就是杭杨装作拿抹布在擦黑板。

“这位同学?”老师并不高兴,“擦黑板要在下课做好,你这样是耽误老师和大家的时间,记住了吗?”

杭杨没有解释,只是点点头,道了歉。

“我当时就想,”木堆烟笑着偏过头,“一个那么温和、甚至于有点胆怯的人,怎么有胆子做这样的事呢?毕竟在半大的孩子眼里,和全班的决定背道而驰——这应该需要不小的勇气吧。”

作者有话要说:

杭杨, 是一个常规意义上的好人。

“吃亏是福。”这是杭杨幼时仅存的微薄记忆中,他母亲常挂在嘴边的话。

逝者的面容在岁月的洗涤下一点点模糊、被美化,如今杭杨每当想起他的母亲, 不知为何总看不清晰她的脸, 但总觉得那副面孔应当是极其美丽的、总带着温和的笑,她与人为善,对待他人常不假思索地施以援手。

他小时候生活在一个不大不小的镇子上,和《孟特芳丹》的拍摄地所处地点并不同, 但贫富程度差不多,所以总有些微妙的共通处——比如超市里遍布的盗版零食、那些便宜、难看,但是相当结实的家用品, 再或者街道上的布局、邻里间的氛围……他家里正住在镇里的街道上, 母亲经营着一家小店,父亲外出打工,一年下来见不上几面,杭杨对他的记忆当然也更寡淡些。

他只记得母亲聪慧、漂亮,常带微笑,因此家里的生意做得还算不错,母亲的身影也往往是忙碌的。

因此《孟特芳丹》拍摄的时候,杭杨就常透过那些似乎一样、又似乎毫无关联的景物, 看向那些尘封在记忆底层的过往, 每每等到杭修途过来拍拍自己, 或者唤自己一声, 杭杨才意识到自己在发呆。

他离那段日子很远了,中间隔了住所变迁、境遇陡变, 甚至是一次死亡。

杭杨本以为自己已经淡忘了, 但没想到拂去记忆上的灰尘, 再把时光做的匣子打开——才发现自己似乎还记得。

这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杭杨平静安稳的生活结束于小学五年级。

那是再平凡不过的一天,杭杨的母亲同他告别,去看望身在千里之外东部沿城市打工的丈夫,临走时她像往常一样,蹲下身嘱咐自己:“出门之前记得整理衣服,要穿着整齐,好好写作业,课业不能懈怠,还要多喝热水,有事记得去找隔壁的刘大婶,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贴在咱家座机旁边,记清了吗?”

等到杭杨点头答应,母亲拉着他上上下下看了两遍,笑了笑,转身走了。

但谁都没想到,这一面是诀别。

杭杨只觉得母亲的这次离家远行比起往常要格外久些,过几天后,他每日做完作业就搬一个小马扎,静静坐在自家二层平房的门口等着。

——但再没等到回来的身影,他等到的只有父母在异乡葬身车祸的消息。

那一年杭杨刚过10岁,一夕之间,他就懵懵懂懂成了孤儿,被带到母亲仅存的亲人——城里的小姨家生活。

小姨家还有个孩子,小自己一岁,脾气暴躁了些,小姨和姨夫对杭杨也算不上多么客气,但总归有吃有喝地供养着自己长大,也算仁至义尽了。

所有的所有,杭杨似乎都记得,只是他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