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fzshuwu.com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365节(3 / 6)

加入书签

军这种战斗作风极其凶悍、装备精良的军队。即使战略战术运用的在成功,一场大战、恶战下来,出现的伤亡也是一个天文数字。有着良好预备役系统和动员系统的日军,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兵补充。但自己可没有这个底气。

在打通关内联络,能否真正的成功,还是一个未知数的前提之下。一旦在会战的第一阶段就伤亡过大,再加上自身兵源补充吃力,那么倒霉的就真的是自己了。面对日军可能的疯狂反扑,抗联拿什么去抵挡?

尽管在去年秋季作战结束之后,在自己的建议之下,总部就利用缴获的武器,以及部队淘汰下来的武器,利用已经组建完毕的各个军分区、地方县委的武装工作部对新根据地中的适合服役的青壮年,每个月都抽出五天的时间,开展了普遍军事训练,以尽量缩短适龄兵员应征入伍后的军事训练时间。

同时,在杨震的要求之下,在各个中学以上的学校之内也设置了军事课,展开了基础的军官教育。包括地图测绘,轻重武器的使用,基础的步兵指挥。到了寒暑假,对所有适龄男女学生都要送到各个部队进行严格的军训。

这些学生毕业之后,除了升学以及进入一些新开设的中等职业技术学院之外,剩余的将会是一个庞大的后备军官团体。两三年下来,只需进行短暂的培训,这些年轻的学生,就可以最快的速度成为一名合格的军官。

尽管下了无数的苦心,但这一切只是刚刚开始。真正成型需要很长的时间要走。没有足够的时间,很难再短时间训练出大批合格的后备兵员来。抗联没有日军的底气,一旦在会战之中引起太大的伤亡,在后续的作战之中会相当的被动的。

含糊其辞的解释

杨震为了最大可能的扩军,借鉴了美国人的大学生军官团的经验。在即将到来的二战之中,美军的数量急剧扩大了几百倍、几千倍。单凭有限的几所军校,是根本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培养出大批合格军官的。

正是美国在各个大学设立的后备军官训练团,为美国在二战之中培养出来大批合格的军官。使得美军在扩编的时候,没有出现军官短缺的现象。为美军的扩军,准备好了骨架。只要填上血肉,一支庞大的军队就出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虽说根据地的内大学,寥寥无几。想要做到美国人那样依托地方大学培养大量的后备军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少数的大学生,杨震可舍不得让他们上战场。但是国中与国高的数量还是不少的。

依托这些青年学生,可以有效的解决基层指挥员文化素质偏低,培养困难的情况。但还是那句话,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没有足够的时间,是无法完成这些准备工作的。尤其大量指挥员的培养,更需要时间。

如果说北满丢了,日本高层还是勉强能够接受的话。如果一旦抗联对其建有庞大工业,已经成为日军发动战争的最重要工业和经济命脉的南满形成威胁,那接受不了的就不仅仅是关东军了。

本溪、辽阳、鞍山的煤铁资源,大石桥的镁矿、辽西的钼、铅锌矿以及庞大的工业,正是日军赖以打下去最重要的工业基础之一。一旦南满工业基地丢了,单凭日本本土的工业,根本无法维持其战争潜力。

日本人如果想要将战争打下去,那么南满的工业区对于他们来说,将会是一个极为至关重要的命脉。而且杨震也没有自大到认为不将美国人扯进来,单凭自己眼下的实力,就能彻底的击败关东军。

杨震很清楚正在抗联如今与日军的整体差距,即便是用天差地别来形容,都有些夸大自己的实力。别说工业区正在建设,即便建设完毕,单凭目前北满的工业实力也无法与日本相提并论。

目前的日军相当一部分实力还被牵制在关内战场之上,而且无论是日本整个的国民经济,还是整个日本国民,都还没有进入战时的体质。一旦关东军被重创,日军为了维持其所为的满蒙生命线,势必要举全国之力向抗联反扑。

到时候,就不是即便亲尽全力总动员,也不过能动员四五十万兵力的抗联能够抵挡的了。目前抗联只是在局部勉强能维持对关东军的优势,但是放在总体上考虑,这种优势有与没有几乎可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最关键的是,杨震不想为美国人去火中取栗。如果不是为了今后做准备,利用华北庞大的人力资源,补充根据地内已经是相对枯竭的兵源。杨震在今年会采取主动防御的战术,而不是让日本人将所有的精力放在自己身上。

至少目前不希望,日本人将对付美国人的力量,放在自己的身上。与整个日本相抗,杨震自认还没有这个实力。而且不将美国人扯进来,杨震就无法利用二战这个难得的机会,建立中国自己的现代化工业基础。

要想将美国人按照自己所熟知的历史那样,越早卷进二战这个血与火的漩涡,对自己也就越有利。要是在这个时候,让日军伤了太多的元气,那么对于自己未来的整体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而且南满可不仅仅有关东军,东边还有朝鲜军,南边关内还有华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