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报的人特意将林知意摆在前头,给足了脸面,亦是找了不少记恨。
论品阶,郡主是二品,地位尊贵,林知意如何能排在人家前头。
也就仗了萧世子的势,才敢在这儿摆架子,摆威风。
昌裕郡主是丝毫不在意,还天真的觉得英国公府的下人会来事。
殊不知,那坐在八角琉璃亭里的端阳长公主已是黑了脸,说道:“英国公夫人,你家的下人可真懂规矩。”
英国公夫人倒不觉得自家下人有什么错。
端阳长公主是皇家血脉,可驸马只有一个闲职,儿子不出色,女儿还未出嫁,说白了,也就空有名衔和地位。
不过英国公夫人还是赔了一声罪,只说会责罚这个不知规矩的下人,但她随后就笑颜逐地起身迎上去:“世子夫人竟来了!我英国公府真是蓬荜生辉!”
英国公的先祖是开国功臣,太祖皇帝赐下丹书铁券,一代代的英国公全都是左右逢源的主儿,百年过去,英国公府依旧屹立不倒。
她说话漂亮,还带着林知意见了好些贵妇人,她们的夫君、兄长又或者儿子都为萧洹效力,她们自然是礼貌周到,和颜悦色。
但宴席上还有另一派人,那就是从南州来的,以端王妃为首。
端亲王摄政后,她们就随着自家夫君进京,参加大大小小的宴席,不是打探消息,就是拉拢各方势力。
听见林知意来了,端王妃身边的嬷嬷就过来请人。
昌裕郡主哼了哼,嘟囔道:“好大的架子。”
嬷嬷皮笑肉不笑:“郡主,我家王妃乃是亲王的正妻,陛下封为超一品的诰命夫人,就算是你,也该去拜见的。”
昌裕郡主咬咬牙,却无法反驳。
她若再闹出什么不恭敬或者无礼的事儿,母亲定要锁她一阵子,不允许她再出门。
林知意也想瞧瞧端王妃的为人,摸摸她的底细,便平和点点头,让嬷嬷带路。
一旁的英国公夫人松了口气,说要陪同前去。
毕竟是她办的秋日宴,哪一边的人出了事,她都担待不起。
端王妃带着自家女儿紫月郡主站在九曲桥上,兴致盎然的喂着锦鲤。
后边还跟着两三个南州来的官眷。
嬷嬷领着人过来,禀报了一声。
端王妃故意没转身,等着林知意屈膝行礼,打算晾她一阵子,好给她一个下马威。
谁知左侧迟迟没有响起声音。
还是紫月郡主年轻耐不住脾气,转身就瞪向林知意:“你好大的胆子,为何还不向我和母妃行礼?!”
可在说话的时候,她就看清了林知意的容貌,着实惊艳了一把。
也不知京城的水土是有多好,竟能把一个女子养得如此天姿国色!
林知意生得玉面朱唇,柳眉纤长,眉眼精致秾艳,皮肤雪白莹润,将那身浅紫色的对襟绣百蝶披风穿得极有韵味。
云髻上只斜插着两支金簪,不隆重不出挑,却偏偏恰到好处,没有争抢了她那惊为天人的容貌。
紫月郡主这会心中呐喊,难怪!难怪萧洹宁可被人议论,都要娶这个小门小户出身的林家娘子!
更要紧的是,林知意嘴角微扬,笑意明媚,譬如百花齐放,声音更是清脆悦耳,如高山流水般沁人心脾:
“我是想着等端王妃和紫月郡主忙完了,再来行礼。”
说罢,她规规矩矩行了一礼。
“见过端王妃,紫月郡主。”
昌裕郡主也有气无力的随意行了个礼。
紫月郡主刚刚叫嚷了一声,更是引来不少注视,众目睽睽之下,端王妃怎好为难她们,就笑着虚扶林知意一把:“世子夫人不必多礼。”
桥上风大,端王妃便带着人往岸边的暖阁走去。
她说话犀利,又夹杂着试探,竟都被林知意三言两语,滴水不漏的挡了回去。
端王妃暗暗心惊,本以为林知意就是个空有相貌,没有一点本事的女子,没想到竟有点本事。
紫月郡主是听出来一点,看着林知意眼神变了又变。
昌裕郡主则是忍不住打了个哈欠,觉得她们说得云里雾里的。
英国公夫人安了心,看来今日是能平安无事了。
可她高兴的太早。
前方路上,就有好几个贵女围着一个小姑娘。
小姑娘还穿着上一年的过时秋装,发髻上也只有两三支不太上得台面的簪子。
她哭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