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fzshuwu.com

第279节(3 / 4)

加入书签

事,难道就打得好看了?是文是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为帅的能力。”

汪若海点头:“原来如此!”

王宵猎道:“世事本来很简单。要任命一个人为帅,看的是他有没有为帅的能力,管他是文人武将干什么?可大多数时候,人们总是不注意最基本的问题,而纠结于细枝末节。基本的问题,虽然基本,却不简单。那些避过基本问题不谈,扯天扯地的,大多是没有能力搞清楚基本问题罢了。”

听了这话,汪若海暗暗点头,低头沉思。

是啊,世界上的事本来很简单,搞得太复杂了,反而把基本的问题忽略掉了。是文是武有什么关系?最重要的是他们要有为帅的能力。历史上完颜亮侵宋,作为名将的刘锜节节败退,书生虞允文却力挽狂澜,难道说明了文人比武将厉害?在这个时期,文人张浚在陕西把大好局面葬送,武将韩世忠却在黄天荡堵住兀术,说明武将比文人靠谱?其实什么也没有说明。只是说明完颜亮南侵时,虞允文比刘锜适合为帅。这个时代,韩世忠比张浚适合为帅。

后世的人不去研究战争,不去熟悉战争的规律,而去扯什么文武之争,也是如此。说明的,只是研究者根本不懂战争,又要强行表现得自己很懂战争,如此而已。

你们是标杆

王宵猎新军的训练基地,大部位于伊阳县。军部在伊阙城,中军师在新城镇,前军师在鸣皋,左军师在陆浑。还有两个师则在洛河谷地。右军师在三乡镇,后军师在永宁县。

占领伊阙后,王宵猎本来想把伊阙改为县的,朝廷也已经同意了。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伊阙又改回了镇。现在是新建军的司令部所在,十分繁忙。

张均属于左军,与董先一起,受命各管一个新兵训练营。

这天下午,张均带了亲兵,在小河边的大柳树下,低着头寻未出洞的蠽蟟螝。

柳树下面这种东西极多,不用半个时辰,就寻了小半盆。亲兵端着,道:“统制,差不多够了。”

张均道:“这么一点,够谁吃?今天晚上,我要邀彭副统制、高都监饮酒,当然多一些。”

亲兵道:“这东西一身硬壳,又没有多少肉,统制为何喜欢吃呢?”

张均直起身子道:“我比你还小的时候,进了宣抚军中。那时候军队在开封府,粮草不济,日子过得苦。当时正值夏天,宣抚便带着我们寻此物下肚。好歹是肉啊!从那之后,这便成为了宣抚军中的一个传统,带兵的人没有不喜欢的。你吃两次,也会知道此中的妙处。”

亲兵叫修二郎,只有十六岁,还带着稚气。噘嘴摇摇头,满脸不信。

又寻一会,把盆装满了,张均才带着亲兵回了军营。

刚一进军营,恰好碰到教头曹营。对张均道:“统制,你带回来的那个胡六郎,实在是教不得!在其他军营,早就赶出去了,如何留得他!”

张均道:“我与别人不同,偏偏就要把这个人教好。怎么,他又犯了什么事?”

曹营道:“今天教他弓箭,他学不会,一时间发作起来,谁的话都不听。偏偏他的队里,哪个也打不过他!最后只好一起上,把他拿了。这厮脑子犟,你说什么,他偏偏要反着干!军中又不许打人,有什么办法?”

张均道:“不必着恼,教他的人我这里已经有了。以后你们不必为他烦恼。”

曹营叹口气,摇头头走了。

修二郎道:“统制,胡六郎就不是个当兵的料子,你为何不赶他走?”

张均停住脚步,沉默了一会。道:“或许,是因为我也有过近似流浪的日子,不想他就此蹉跎一生。”

进了军营,到自己的帅帐,见彭玘正在那里与一个都教头谈话。等他们讲完了,张均道:“哥哥,今天我去寻了些好物。晚上高都监来,一起去饮酒,为他接风。”

彭玘道:“现在军中繁忙,我们一起出去饮酒,就怕营中出什么事情。”

张均笑道:“能出什么事情?下面的人知道我们在哪里,有事叫我们就好了。”

彭玘没有办法,只好点头同意。

张均的聪明,就显示在这些地方。他非常知道分寸,知道在军中哪些事情能干,哪些事情不能干。知道什么时候紧急,必须要认真应对。知道什么时候轻松,可以放纵一下。

各个团,张均活得最潇洒,但从没有出过差错。甚至上面的都统制贾何,都对他赞赏有加。

最初的时候,彭玘还看不惯张均。在一起的时间长了,渐渐知道,只要按张均的节奏,必然不会出事。也就习惯了听从张均的安排,该放纵放纵,该紧张紧张。

高信是原第一军中军第二团的都监。最近才调过来。今日到军营,张均和彭玘为他接风。

第二军正在组建,从军到师到团,军官都不完整,慢慢地在补充。最近王宵猎去了河东,中高级军官其他人做不了主,补充速度又慢下了下来。

看看时候不早,张均对彭玘道:“今晚去陆员外的店里如何?他家里的羊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