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fzshuwu.com

第一章 印象埃及(4 / 12)

加入书签

水,每年秋季到次年的春季,都是不错的选择。

尼罗河:埃及的“母亲河”

古埃及人对母亲之河尼罗河充满溢美之情,诗句中自然真情流露——“啊!尼罗河,我称赞你。你从大地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是的,如果没有尼罗河,那么也就没有了埃及。

◎古老的生命之河

埃及地处非洲东北部,由南向北、川流不息的尼罗河纵贯全境,成为埃及的母亲河。埃及人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为尼罗河所支配,国内降雨量极少,尼罗河是他们唯一稳定的新鲜水源。尼罗河灌溉了两岸的大片土地,而且堆积了大片厚厚的、黑油油的冲积土,形成了非洲最肥沃的土壤,使埃及人一年可以收获几茬庄稼。尼罗河上游流经热带草原,当河水泛滥时,洪水夹带大量矿物质和腐烂植物顺流而下,在流经埃及境内时逐渐沉淀下来,成为植物生长的天然肥料。埃及人的历书中所记载的最重要事件就是每年夏季因埃塞俄比亚高山积雪融化所引起的洪水泛滥。

开罗俯瞰图尼罗河穿行在城市中心。

尼罗河是上天赐予埃及人的礼物,尼罗河两岸的灿烂文明又是埃及人对尼罗河的回赠。古埃及人对水有特殊的感情,水给人以生命,水灌溉了土地并使土地肥沃,水能够使万物生长。在埃及的每一寸土地中,都蕴涵着水的恩泽、人的精髓、神的智慧。这就是古埃及人的神秘宇宙观,它拨开了古埃及文明的曙光。

在阿斯旺以北约50千米的尼罗河岸边,可以看到古老的始建于公元前200多年(托勒密四世时期)的达科翁布(ko obo)神庙。

帆船在尼罗河里行驶,远处是埃及城镇。

水就是尼罗河,火便是太阳,埃及人的生命和智慧都离不开太阳和尼罗河。他们坚信尼罗河东岸是太阳初升的地方,是活人的国度,尼罗河西岸是太阳落山之处,是死者的世界,因此埃及人生活在尼罗河东岸,而将金字塔建造在河西岸,尼罗河成为生与死的界限。

◎灌溉之源

埃及有一句谚语:“只要喝过尼罗河水的人,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心一定会留在埃及。”埃及人崇拜尼罗河,他们认为尼罗河不仅给他们提供了生活资源,而且还是神的化身。

尼罗河流域的居民早在公元前4000年就开始利用尼罗河水位变化的规律来发展洪水漫灌。人们知道充分利用泛滥带来的好处,于是,土地被分成一块一块的,灌溉水渠纵横其中。公元前2300年前后,埃及人在法尤姆盆地建造了美利斯水库,通过优素福水渠引来了尼罗河洪水,经调蓄后用于灌溉。这种灌溉方式持续了数千年。

由于河水为患,人们必须在河床两边建筑高大的河堤来控制洪水,临近的村庄必须合作起来,才能修建大堤和在汛期进行护堤工作。古埃及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统一修建主堤坝、蓄水池和运河等大型工程。百姓们参与挖河修渠,引水灌田,把排除水患视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国家与百姓自觉的角色认同,意味着彼此合作的开端,也意味着组织工作、管理制度和地方政府的起源。这样,地区性的统一和地方政府的最初阶段在其他地区出现国家组织之前就在尼罗河两岸出现了。由于尼罗河的恩赐和对尼罗河水利工程的要求,埃及首先摆脱了人类野蛮时代的羁绊,形成了国家组织,并有效地发挥管理和协调职能,在尼罗河三角洲上修建了纵横交错的河渠网络,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播种与收获之地

尼罗河每年的泛滥很有规律,时间是每年的7月19日。这一天,太阳、天狼星在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尼罗河亦开始泛滥,河水水量大、流速急。泛滥的水溢过河岸,淹没了农田。两岸大量的泥沙和有机物顺流而下进入平原地区,沉积在两岸的低地,形成了自开罗以下面积为24万平方千米的尼罗河三角洲。泛滥为期4个月,到了10月末,河水逐渐退去,田里留下一层厚厚的肥沃的土壤,将田界也掩盖住了。于是人们在河水退下去后,要重新丈量划定田界,然后再耕耘播种。

肥沃的尼罗河河畔土地

埃及农业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和大麦,这些也是面包和啤酒的原料。据说播种之后,埃及人将羊赶进田里,在来回奔跑的过程中,让它们将种子踏进土壤中。经过3~6个月的生长后,人们将会看到滚滚的麦浪。于是,大家带着欢快的心情在麦田里收割希望,有时候军队也会参加到火热的收割队伍中。有着丰富的农作经验的埃及人非常清楚,在炎热的夏天来临之前,必须完成麦子的收割。只有这样,才能在下次洪水到来之前完成沟渠的修葺。

关于尼罗河的古地图

驴子驮着收割的麦子来到打麦场,人们将它们平整地铺起来,赶着驴子和牛来回践踏,以使麦粒与壳分离。农民将收割物的1/10交给国王,然后就可以全家人聚集在一块品味丰收,分享喜悦。

西方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到达埃及后惊讶地发现,这里的居民比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都易于不费力气而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